大汉初建时,群臣都想封赏,张良为何却叫刘邦先封他最恨的人?
我国历史上的汉朝,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朝代,正因为如此,它也被后人誉为“强汉”,我国现如今的汉族,或许便是由此而得名吧!然而,当初刘邦建立大汉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特别是他手下那一帮谋臣猛将,更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。不过,大汉初建时,群臣都想封赏,张良为何却叫刘邦先封他最恨的人?
这便是古代帝王的驭人之术。话说当年刘邦打天下时,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,凭他当时的力量,想与当时秦朝的虎狼之师相对抗,那肯定是不行的,更不要说后面与楚霸王项羽去逐鹿中原了!然而,刘邦为啥最终却凭借自己的能力,击败一个又一个对手,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了呢?这便是他有与常人不同的驭人之术。
公元209年,时任泗水亭亭长的刘邦,押解一批劳役前往骊山去替秦始皇修陵墓,由于这些人都是被强行征集而来的,所以,沿途便免不了有人偷偷的逃亡,可按照大秦当时的律法,中途有人逃亡,负责押送的人便是死罪,刘邦当时一见,知道自己到骊山后也难免一死,于是,干脆把心一横,将所有人都放了。自己则准备亡命天涯。
不过,刘邦当时的善举却得到了很多劳役人员的赞同,很多人于是决定留下来随同刘邦一起逃亡,就这样,刘邦便带着自己的这支小队伍逃到芒砀山一带为匪,不过,他的善举却在沛县一带深入民心,其中在沛县一带,甚至还有很多英雄豪杰与他保持着联系,像萧何、樊哙等人,后来还成为了刘邦身边最信任的谋臣猛将。
但是,在那样的战乱年代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萧何那样能与刘邦交好的,在当时的沛县便有一个叫雍齿的人,他就非常瞧不起当时的刘邦,并认为刘邦的行为只是“小混混”的勾当,成不了什么大事,然而,刘邦为了图谋天下,在后来做了沛县的县令后,并没有计较雍齿,反而将丰邑交给他治理。
殊不知雍齿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,他表面上拥戴刘邦,私底下却有着自己的野心,在他看来,刘邦作为一个“小混混”尚且能干一番大事,自己难道就不能吗?于是,他便暗中拉帮结派,准备有朝一日独自举事。后来,利欲熏心的雍齿经受不住魏国将领周市的诱惑,在周市许诺给他封侯的条件下,竟然将丰邑献了出去。
当时的刘邦得知后恨死了雍齿,可是,那时他自己的力量尚不雄厚,又怎么能收回丰邑呢?可谁知后来,雍齿的上司赵将张耳被刘邦击败,并归降于刘邦,所以,雍齿也随着张耳一并又回到刘邦麾下,当时的刘邦为了安抚人心,对雍齿以前的事也假装忘记了,只是哈哈一笑了之,可内心中当然是无法释怀的。
或许正是因为刘邦遇事能沉住气吧!在他后来建立大汉的过程中,像雍齿这样的人,他还遇到了不少,所以,在大汉刚刚建立时,这些人心中都知道,刘邦有可能报复,于是,他们私下里也暗中联络,甚至想密谋背叛刘邦,刘邦得知后大惊失色,他立马将自己的谋臣张良召来,向他求计,张良听说后,对刘邦说道:“在朝中大臣里,陛下平生最恨的人是谁呢?”刘邦一听,立马想到了雍齿。
于是,刘邦便告诉张良:“朕平生最恨的人便是雍齿,想当初朕那么信任他,他却背信弃义地背叛了朕,朕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!”殊不知张良听后却说道:“那陛下便将雍齿封侯吧!”刘邦一听,十分不解,便问其原由。
张良说道:“现在朝野之中,那些与陛下有仇的人都害怕陛下对他们报复,所以才私下密谋造反。如果陛下将雍齿封了侯,那些人便会没了顾虑,谁还会反呢?”刘邦听后恍然大悟,于是便按照张良的建议,将雍齿封了侯,而当时朝中那些与刘邦有仇的人,一见雍齿都被刘邦封了侯,他们便再也不害怕刘邦报复他们了。
最后,张良凭借一句话便免除了大汉初期一场深重的危机,这还真是“四两拨千斤”啊!大家怎么看呢?
- 朱元璋问沈万三,桌上的猪蹄是什么名?沈万三靠“3字”保住性命 [图]
- 班超如何凭一己之力,再通西域?班超对汉朝的贡献比霍去病还大? [图]
- 刘备死前提拔一员猛将,后来不但为关羽报了仇,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[图]
- 清朝名臣刘墉,配得上“好官”之称?其实他的行为比和珅更可恨 [图]
- 汉武帝送的数十车好肉,霍去病宁愿放臭都不吃,却让7万胡人丧命 [图]
- 若刘备打下汉中之后,立马让诸葛亮和马超回援,荆州还会不会丢? [图]
- 关羽被杀后,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,刘备听后立马赐死义子刘封 [图]
- 清朝第一贪官,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,皇帝: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[图]
- 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,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? [图]
- 历经4位皇帝而不倒的李泌,有何厉害之处? [图]